作者:天億環保 日期:2018-04-10
斜管填料的規格長度設計為1米真的最好嗎?
斜管填料的整個長度均起著固液分離作用,在過去幾十年的使用過程中,基本國內所有用戶和生產商都普遍認為斜管填料管長設計成1米是最合適的長度。因為他們認為,斜管填料過短,進口紊流段長度所占比例增加,分離段就會相應減少,那么沉淀效果就不會很好。如果斜管填料長度過長,會增加成本,安裝費用也會增加,但沉淀效率并不會相應提高,所以到目前為止,斜管填料的規格長度一直設計為1米。
斜管填料的規格長度設計為1米真的最好嗎?現在天億的小編給大家先解釋一下兩個名詞:
紊流段:在斜管填料的進口段,泥水混雜在一起,水流紊亂,污泥濃度也大,這段稱為過渡段或紊流段。
分離段:在泥水經過斜管填料時,明顯看出泥水分離的這一段。
為了探討斜管合理的沒計長度,我們利用嘉江天然原水對各種規格的斜管填料進行了模型試驗。經過實際場地分析,建立了濁度與管長以及沉定效率與管長之間關系的數學模型,,揭示了斜管填料沉淀的規律,沉淀實驗結果表明,斜管前60~70cm內沉淀效果很高高,濁度隨管長增加而快速降低,過渡段長度僅為3cm左右。
斜管填料末端的30~40cm內沉淀效率相對來說較低,濁度隨管長的增加僅僅稍微降低。對于各種類型的斜管填料,在正常的液面負荷之下,當進水濁度低于10000度時,斜管長60~70cm處的出水渾濁蝕度已能達到一般水廠對沉淀池出水水質的要求,反而斜管填料微端的30~40cm長度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,說明,斜管填料沉淀過程中不存在“過渡段”。本試驗論證了斜管填料規格長度為60~70cm的可行性。
其實在國外,則較多采用管長為60cm左右的斜管填料。
希望國內能有用戶大膽嘗試新的規格長度,能更好的節約資源,為全球有限的能源做一份貢獻。不過在改進前,斜管填料管長為1米時,有效負荷按3-5噸/米2時設計,V0(速度)控制在2.5-3.0毫米/秒范圍內,這樣出水水質最佳。
更多詳情,請咨詢159 0361 2371